龚博:父亲的“信条”

来源:咸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12-22 09:29

父亲的“信条”

崇阳县委编办主任  龚 博

如果一个家是一条航船,那么每个家人就是船员。船员要把这条航船按照航向驾驶,顺利向到达目的地,那么好家风就是鼓满那条船帆的浩荡东风。

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也是一位退休的老校长。父亲年轻时是老家农村一名生产队长,后来去村小学当一名民办教师,在我读初中时,父亲在全县第一批“民转公”考试中,以第一名成绩转为公办教师,成为他同行中的佼佼者。

父亲是一个倔强而执着的男人,他一生有三个“信条”:读书有出息、勤劳有饭吃、好人有善报。

父亲自己这样做,也教育我们兄弟三人这样做。这三个简单朴素的信条,丰富和幸福着父亲不平凡的人生,也让我们兄弟三人终身受益,值得铭记和传承的“好信条”“好家风”。

读书有出息

那个时代,父亲家里由于成分不好,他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歧视和委屈。加上家里光景差,实在太穷,去学校读书自然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当过土郎中的太爷爷想方设法送父亲去学校读书,父亲自己也上进努力,他边读书边养猪边砍柴卖的故事,在我家乡附近被传得神乎其神。

事情是这样的,那时年少的父亲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改善家里光景,他赊得一只小猪仔,用绳子拄在家里的石柱子上,平时和来去学校的路上,坚持挖野菜、打猪草,喂养半年多,小猪仔居然长到百多斤。后来不知谁把这消息传到大队部里,那时正是“人民公社”时期,“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父亲辛苦养的一百来斤肥猪被牵走充公了。

倔犟的父亲没有被吓倒,他坚持继续一边砍柴卖,一边读书学习。父亲悟性较好,学习刻苦,终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高中学历。那个时代,算得上“高才生”。他喜欢吟诗作赋,加上写得一手好字,逢年过节或谁家喜事,邻里乡亲总是请父亲写上一幅幅喜庆的对联。父亲成了左邻右舍的文化名人。

高中毕业的父亲,由于家里成分问题,失去外出招工转干和继续深造的机会。但父亲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父亲不管是务农在家,还是当民办老师,他始终坚持读书自学,提高知识水平。在我的少年记忆里,虽然那里家里不宽裕,但父亲还是坚持读书,他自费上湖北大学函授中文专业,是那个班里年纪最大的学员。

父亲自费上完了湖北大学函授中文本科专业,由于他爱钻研,他教学方法越来越好,深受学生欢迎。

1985年,父亲在全县民办老师转为公办老师的考试中,他一举夺魁,成为了一名公办老师。

父亲说,这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他的勤奋和好学。父亲以身说教,教育我们兄弟三人要好好读书,勤奋学习,知识一定能改变命运。

勤能补拙,勤能出彩。我们兄弟三人,秉承父亲“勤”字信条,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成绩还都不错,成为了村里读书的好苗苗。兄弟三人,都考上了大学,走出世代为农的小山村,成为服务社会有用的人。

勤劳有饭吃

在家乡周围,父亲勤劳是有名的,乡邻们说他是一条闲不住的老黄牛。

父亲在当生产队长的时候,正当青春年华,也是全湾学历最高的人,带领全组的人科学种田,稻谷产量亩产达到800斤。父亲成了那时公社的种田能手。

勤快勤快,有饭有菜。父亲坚信这个“信条”。他一刻也不愿意闲着。那时由于父亲家里上有四个老的,下有三个小的,家境困窘,父亲坚持一边教书,一边干农活,努力改善家里的生活。

父亲十分爱干农活。记得我读小学时有一次,他栽禾,母亲扯秧苗,我负责担秧苗运送。小个子的我,从一里外的秧田,担着一担母亲扯好的秧苗,绊绊磕磕运送到父亲田里。不到一上午,原来白茫茫的一片,就变成了绿绿的块块,嫩绿的秧苗在风中摇曳。

那时,农村搞起了生产承包制改革,父亲的劲头更足了。他把自家几亩田种得风生水起,他还购买了科学养猪的书籍,和母亲一起养了母猪,辛苦赚钱,勤俭持家,供我们兄弟三人读书。

父亲搞起了一个小型猪场,他自己按照书上的知识,利用玉米、大豆、鸡粪、石灰等原料,配制养猪饲料。说也怪,父亲用饲料养的猪,长得特别快。半年就可以出栏了。

父亲退休后回到乡下家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自家的自留山挖出来,种上李子、梨子、柑橘、油茶、花生和西瓜。建起了一个面积近百亩的“花果山”。父亲的退休生活,就是忙碌在故乡的那座“花果山”上。

父亲种出来的各类水果,他总是送给我们兄弟三人和亲戚朋友,自己很少吃。我有时责怪他,退休年纪大了,不要太劳累,把身体照顾好。父亲微微一笑说,做农活就是锻炼身体,他原来有高血脂,现在忙农活,病都没有了。

放假的日子,我总是很喜欢带上自己的儿女,去乡下看望父亲,去帮助父亲干农活,闻嗅那泥土的芳香,体会那收获瓜果的喜悦。

好人有善报

父亲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福得福。他常教导我们兄弟,做人一定要有人品,好人会有善报。

父亲常为我们兄弟讲一些忠义侠客故事,讲一些革命英雄故事。至今我仍记得,父亲为我们讲的女红军战士夏莲英勇跳山涧为救红军伤员战士牺牲的悲壮故事。

父亲常鼓励我们,为人处世要豁达开朗,要有胸襟胸怀,要与人为善。

至今,我仍清楚记得父亲善待那些江北淹水饥民的善举。

那是生产责任制推行后,家里光景逐渐好起来了,稻谷也年年喜获丰收。记得有一年,江北的洪湖监利发生水灾,不时有饥民到家里那边乞讨。父亲总是安排母亲,从自家的米岗里用米升盛上满满的一大升倒给他们。遇到饭边的时刻,还为他们盛上满满的一大碗饭。

父亲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有正义感,不能贪图便宜,不能随便拿别人家东西。“做贼从鸡蛋起”训诫令我终身敬畏。

记得小时候一个夏天,天气十分火热,正值双抢季节,我们三兄弟割过稻谷回家,因为饥饿干渴加上淘气,偷偷摘下邻家一根黄瓜分吃了。父亲知道非常生气,用竹丫子狠狠打我屁股一顿。火辣辣的感觉让我终身铭记。

父亲的信条,潜移默化而又深刻持久地影响着我们兄弟。我佩服父亲的信条,我珍重我的家风,我深爱我的家人。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