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城县纪检监察干部在隽水镇地质花园小区回访时,居民樊欢看着手里崭新的“红本本”十分开心:“等了十年,总算拿到了房产证,这下住起来心里踏实多了。”
像樊欢这样,盼了10年才拿到不动产权证的,地质花园共有201户居民。
此前,通城县纪检监察干部在隽水镇雁塔社区实地走访时了解到,地质花园小区多户居民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
不动产“登记难”直接影响群众落户、子女入学及房产交易,是群众心头的“疙瘩”。为弄清事情的原由,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相关职能部门调查后得知,该小区房地产开发商存在欠缴税费等问题,致使小区居民“办证”成了难题。
了解情况后,该县纪委监委将该问题纳入民生实事重点督办清单,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对地质花园“办证难”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厘清部门责任,寻找解决办法。最终,经县自规局、县住建局等部门研究决定,将居民办证与依法整改同步进行,及时为该小区居民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不动产‘登记难’并非难在登记环节,其背后往往涉及手续不完善、相关主体灭失、欠缴土地出让价款等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决不能让群众为这些问题‘买单’。”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道。咸宁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民生所盼,将解决不动产登记“办证难”问题作为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切入点,牵头召开会商会,重点跟踪督办,督促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住房和城乡更新等职能部门全面摸排、分类筛查,梳理总结出8大类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历史遗留项目23个。
在持续监督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分类处置意见,采取“一问题一策略、一楼盘一方案”工作模式,灵活运用票税分离、证缴分离、查办分离等工作方式,用足用活“政策工具包”,从政策端打通问题的“梗阻点”。同步完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流程体系,推动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整治常态长效。
“以前为了办房产证跑断腿,现在方便多了,真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站在崇阳县行政服务大厅门口,拿到不动产证书的李先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破解办证群众“多头跑”“往返跑”问题,崇阳县纪委监委综合运用“蹲点式”“体验式”监督,深入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行政服务大厅等,以群众身份、“第一视角”了解群众办事流程、服务质量、群众是否满意等情况,现场督促不动产登记中心开设“一窗通办”窗口,梳理办证流程,制作不动产办证“一图看懂”,推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等制度,让群众少跑腿。
“我们深入推动‘交房即交证’‘交地即发证’改革事项,实现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线上办理、网上缴税、现场自助打证领取等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该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特别是针对行动不便人群,提供“预约登记、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登记服务,不断满足群众、企业不动产登记需求。
目前,全市各地不动产登记基本实现一般登记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注销、换证等登记业务即时办结。
“‘小房本’关乎‘大民生’。我们将持续紧盯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强化全程监督、精准监督,推动相关部门破除行业壁垒,提升服务效能,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方明威 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