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青砖、一杯清茶、一方摆件、一张茶席、一句廉语……当游客走进赤壁市茶廉文化教育基地,一阵“茶廉”清风扑面而来。游客或驻足聆听茶廉故事,或静心品一杯清茶,从可听可观、可品可感的茶文化中感悟廉洁文化。
羊楼洞是欧亚万里茶道源头,赤壁市纪委监委围绕“万里茶道”文化标识,充分挖掘茶廉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建立阵地矩阵、拓展传播载体、推出教育产品等方式,持续展现茶廉文化的恒久魅力。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源头活水”,打造“一地一品”廉洁文化IP,是近年来咸宁市纪委监委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深挖廉洁文化资源,加强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系统谋划打造红廉、茶廉、桂廉、莲廉等各具特色的廉洁文化IP,强化品牌引领,以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的方式推动廉洁文化新表达。
文脉悠远,古为今用。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耕本地文化底蕴,挖掘红色党史、历史文献、民俗传统、非遗文化中的廉洁内涵,突出提炼本地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和革命烈士、优秀党员的廉洁事迹,建立体系化的阵地矩阵。通城围绕数百亩莲花,打造“双(莲)廉”文化教育基地;通山县围绕圣庙家风教育基地依托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基地,精心打造“清廉书院”;咸安区传承红色基因,建设钱氏英烈纪念馆……各地尽展特色,形成“一地一品”、百花齐放良好局面。
同时,突出全媒体呈现,对全市范围内的廉洁元素进行整合,采取短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表现形式,开辟网上廉洁文化地图专栏,精心打造出“红色传承”“历史文化”“基层实践”“警示教育”四条廉行路线,集中展现全市具有清廉元素的历史名迹、清官廉吏、家风家教等内容,让党员干部群众“轻动手指”,就可以接受廉洁教育。
廉洁文化IP不仅要树起来,还要用起来、活起来。咸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廉洁元素纳入文学创作、文艺作品中,持续丰富廉洁文化优质产品。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在崇阳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听到街坊邻居哼上几句小曲。
“一钱诛吏”“水滴石穿”的故事在崇阳县千年留香、妇孺皆知。该县纪委监委围绕这一历史故事,深入挖掘其中的廉洁元素,并融入影视、文化作品、舞台剧等形式中,拍摄廉政微电影《水滴石穿》,创作戏提琴戏《一钱诛吏》,让张乖崖的形象从历史古籍中走出来、“动”起来、“活”起来。
“既能感受旅游名都的壮美画卷,又能接受心灵思想的净化。”一位武汉游客道出了咸宁廉旅兼修的底蕴。
该市积极探索“旅游”和“廉洁”元素相融合的发展模式,把廉洁文化融入到文旅项目、乡村旅游中,不断优化拓展清廉咸宁建设研学精品线路,因地制宜做好“廉旅”融合文章,让游客在“一路清风”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如今,在咸宁,有着心之所向的远方——山青、水绿、桂香、竹翠、天蓝、风爽、洞奇、泉美……
在咸宁,有着心之所往的诗境——三国文化、瑶民文化、桂廉文化、竹廉文化、茶廉文化、红廉文化……
“景”和“廉”的碰撞,远方和诗的结合,廉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正在鄂南大地徐徐展开。(方明威 罗雨轩)